经典与创新融合,“老派”和“新派”比拼,这个端午,枫泾粽子热销 环球微头条

2023-06-22 20:19:27 来源: 文汇网

不吃粽子,怎么能算过端午?这几天,在沪郊小镇枫泾,粽子已经到了“一粽难求”的局面,不少市民从杭州、苏州驱车而来,为了就是赶在端午前“抢”最后一波枫泾粽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眼下,粽子已逐渐成为枫泾美食文化的一块“金字招牌”,粽子产业在枫泾也逐渐走向多元化。经典与创新融合,“老派”和“新派”相互比拼,一部分人坚持私房、手工、小众路线,圈住了一批忠诚“老粉”;另一部分商家走上了流水线标准化生产之路,产能“飞升”,向更大的市场进发。

私房粽,提高粽子的单体价值

位于生产街20号的在水一方私房粽目前一天卖出去7000-8000个散装粽、100多个粽子礼盒另外要发出100多个粽子快递。店里4个阿姨里,3个负责包粽子,1个负责煮粽子。老板徐郁与妻子两人负责打包发货。徐郁的手机平均1分钟响起一次,他说:“这几天,每个人都满负荷运转,昨天还婉拒了30多个订单,因为来不及做。”

做为土生土长的枫泾人,徐郁在2018年盘下了如今的门面,做起了粽子生意。

据介绍,目前在水一方80%的客人都是回头客,不少人都是在旅游时随手买了一个尝了尝,就加了徐郁的微信。除了逢年过节,平时也是“馋虫”来了就下单。

“追求私房粽口感的客人嘴都‘刁’,猪肉肥瘦程度、粳米的产地、炖煮的火候稍微有一点变化他们都尝得出来,所以不敢有丝毫马虎。”徐郁告诉记者。因此,他的大肉粽精选上好的猪后腿肉,梅菜肉粽则使用订制的芥菜梅干菜为原料,包成的粽子以老汤煮熟,从灶头到市民餐桌最快时只有5-6个小时,“保留原汁原味,新鲜是最大的秘密武器。”

根据徐郁的预计,今年整个端午档期能卖出16万只粽子。在产能接近目前生产规模的“天花板”之际,徐郁已经把目光转向了提档升级的另一个方向,以更高端的食材、精细化的制作方法,提高粽子的单体价值。

品牌粽,用文化激活粽子销售市场

6月20日,在位于金山区枫泾镇工业区的上海枫乡食品销售有限公司,冷链车满载装货后驶出大门。

“从3月到今天只休息了2天,整个上半年共做了近百万只粽子。今天开始陆续发货,而今年的‘端午档’生产也接近尾声了。”“叶聚兴”品牌主理人陈勋告诉记者。

作为枫泾的“粽子达人”,陈勋让“叶聚兴”这一始创于清朝咸丰年间的老字号重新焕发生机,把过去纯手工作坊式的粽子生产带入了标准化工业生产时代。商业级的灭菌车间、自动化拌料、蒸煮、高温灭菌等设备,加上可以一天包出1000多只粽子的熟练工,让整条产线拥有一天近3万只粽子的产能。而这条产线自今年3月以来也一直保持着80%-90%的高负荷运转。

以产能为支点,叶聚兴粽子的创新力体现在方方面面。叶聚兴目前推出的粽子共有13种口味,传统的五花肉、蛋黄、梅干扣肉依旧占有60%-70&的消费人群。而今年主推的新口味黑椒牛柳细腻醇厚,陈皮豆沙清新微甜,在年轻群体中大受欢迎。

市场渠道方面,叶聚兴也做出了尽可能多的尝试,包括品牌方合作、联名礼盒以及天猫线上直营。由叶聚兴自主设计的“粽情千里青绿”礼盒,融入国风元素,实现口味拼配,是今年“端午档”毋容置疑的“爆款”。与百度联名推出的“自热粽”,解锁了更多食用场景,实现随时随地的“吃粽自由”。

端午期间,位于枫泾南镇老品牌文化街区的,“叶聚兴”门店开放“线下体验,线上购买”活动。同时,顾客可以免费在店里体验包粽子、试吃新品、了解品牌故事。

作者:范黎平 薄小波

编辑:徐晶卉

责任编辑:戎兵

标签: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