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二次全体会议

2023-08-18 09:10:46 来源: 鲁网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二次全体会议强调


(资料图)

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大力提升行政效能 为完成各项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视频来源:央视

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二次全体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对做好下一步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进,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李强指出,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回升向好,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科学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奋发作为,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强化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在攻坚克难中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在固本培元中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李强强调,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继续拓展扩消费、促投资政策空间,提振大宗消费,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扎实做好重大项目前期研究和储备。要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全面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要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要着力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深化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重点领域实质性化险。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力度,多渠道促进就业增收。要着力强化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监管,切实做好灾后恢复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李强强调,要大力提升行政效能,为完成各项任务提供有力保障。国务院各部门要强化全局观念,心怀“国之大者”,找准工作切入点,打开工作新局面。要主动跨前一步,加强协同配合,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合力攻坚,不断增强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要打破思维定势,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和推进方式。要更好履职尽责,把监管与服务、保安全与促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多为发展想办法,多为企业助把力,在全社会营造干事创业、共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国务院全体会议组成人员出席会议,国务院其他部门、单位负责人列席会议。各省(区、市)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主要负责人以视频形式在当地列席会议。

延伸阅读

国务院第二次全体会议

释放什么信号?

中金公司分析说,国务院全体会议在年中讨论经济工作,凸显政策稳增长决心。本次会议首提“大力提升行政效能”,要求各部门“强化全局观念”,并且强调落地成效,这样的表述意味着接下来政策将非常注重实际的效果,包括经济发展成果、市场与社会的各方面客观反馈等等。

凸显政策稳增长决心

首提“大力提升行政效能” 强调落地成效

中金公司研报表示,国务院全体会议在年中讨论经济工作,凸显政策稳增长决心。

本次国务院全体会议明确指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凸显出本次会议对经济工作的关注以及稳增长的决心。

具体来看,本次会议首提“大力提升行政效能”,要求各部门“强化全局观念”,并且强调落地成效。相比今年3月17日召开的会议,本次会议第一次提出“大力提升行政效能”,具体来看,本次会议要求各部门“强化全局观念”,即要加强沟通协作,会议明确指出,各部门应“主动跨前一步,加强协同配合”。

中金公司认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各部门配合协同加强,有利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面对的困难挑战,进一步促进政策出台落地。同时,本次会议非常强调工作要落地生效,一方面运用简明的话语强调各部门要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攻坚克难,另一方面强调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和推进方式”。

中金公司认为,这样的表述意味着接下来政策将非常注重实际的效果,包括经济发展成果、市场与社会的各方面客观反馈等等。

重点是扩大内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强调“重点领域实质性化险”

从具体的政策方向来看,扩大内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仍是重点,但同时强调“重点领域实质性化险”。

会议把扩大国内需求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具体落实方式包括扩张消费、促进民间投资、扎实做好重大项目储备等。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在第二位,同时强调传统产业升级以及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

在风险化解领域,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提法更加注重实效,明确指出“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重点领域实质性化险”。

根据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的内容来看,重点领域风险包括房地产行业风险、金融风险以及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接下来我们有望看到更多的实质性政策出台。

来源:新华社、央视、中国基金报

编辑:郑文东

标签: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