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月CPI同比涨幅创26个月新低,食品拖累大,旅游走强 世界看热讯

2023-05-11 16:07:16 来源: 证券时报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1%,环比下降0.1%。

自年初以来,CPI同比涨幅连续回落,4月份创下自2021年3月以来的新低。不过CPI环比降幅连续两个月收窄。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补偿性出行需求较强推动服务价格上涨。但也要看到,除此之外的其他项目大多走弱,反映出内需仍然不足。

此外,4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环比下降0.5%,时隔两个月再次下降,PPI同比已连续7个月下降。


(相关资料图)

基数影响导致CPI同比涨幅回落大

4月份CPI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CPI同比涨幅回落较多,主要是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

分类看,4月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的涨幅同步回落,对CPI上涨的影响均为0.07个百分点。食品中,禽肉类、鲜果、食用油和猪肉价格分别上涨6.7%、5.3%、4.8%和4.0%,涨幅均有回落;鲜菜价格下降13.5%,降幅扩大2.4个百分点。

非食品价格表现分化,其中,出行类服务恢复较好,飞机票、宾馆住宿、旅游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涨幅在7.2%—28.7%之间。工业消费品价格降幅扩大。

董莉娟介绍,据测算,在4月份0.1%的CPI同比涨幅中,上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3个百分点,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0.2个百分点,上月为0。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对记者表示,近期物价数据和其他宏观数据类似,必须分清基数效应、季节效应和趋势效应各自带来的影响。4月份上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比上月回落约0.3个百分点,后期基期效应对CPI的影响将逐渐减小。

补偿性出行需求推动服务价格上涨

4月,CPI环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董莉娟介绍,食品价格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19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影响CPI上涨约0.04个百分点。

可以看出,食品价格降幅虽然在收窄,但仍是拖累CPI上涨的重要原因。4月份,鲜菜、鲜果、猪肉价格环比均为下降。

董莉娟指出,在非食品中,小长假期间出行需求增加,交通工具租赁费、飞机票、宾馆住宿和旅游价格均有上涨,涨幅在4.6%—8.1%之间。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当前消费修复对价格的推升作用主要体现在旅游价格快速上涨方面。数据显示,今年2月以来,旅游价格同比和环比均连续两个月上涨。

4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同比则上涨0.7%,涨幅与上月相同。

民生银行研究院研报认为,补偿性出行需求较强推动服务价格上涨,成为核心CPI环比上涨的主要支撑因素。但也要看到,除此之外的其他项目大多走弱,反映出内需仍然不足。

多行业受需求拖累,PPI表现不及预期

4月份,P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5%,时隔两个月再次转为下降,PPI同比下降3.6%。董莉娟表示,这是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国内外市场需求总体偏弱及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

环比看,4月生产资料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6%。分行业,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国内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和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钢材、水泥等行业供应整体充足,但需求不及预期,导致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和水泥制造业价格下降。煤炭产能继续释放,加之进口量仍较大,带来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

此外,生活资料价格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3%。王青认为,4月下游生活资料PPI环比再度转跌,同比涨幅较上月放缓0.5个百分点至0.4%。这表明,在上游价格下跌,终端消费仅现温和修复而非报复性反弹且供给充足背景下,下游商品涨价动力不足,也与当月核心CPI涨幅持续低位徘徊相印证。

民生银行研究院指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环比表现均弱于历史均值。

CPI同比有望在三季度拾阶而上

对于后期CPI走势,民生银行研究院分析,由于食品价格大体稳定、输入型通胀压力继续减弱、核心CPI回升偏慢,再加上下半年翘尾因素低于上半年,今年后半段CPI仍将保持在低位水平,预计上半年CPI同比上涨0.8%,全年约为1.3%左右。

庞溟认为,综合需求、供给、流动性等因素的配合与拉动,以及去年高基数效应在今年三季度将渐次回落,预计CPI同比有望在三季度拾阶而上,逐步回归合理水平。

对于PPI的表现,市场机构的观点存在分歧。民生银行研究院认为,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以及国内需求端支撑不足,预计二季度PPI同比涨幅将持续回落。下半年随着翘尾因素逐渐回升以及国内经济企稳,PPI单月同比降幅有望收窄。预计上半年累计同比下降2.2%,全年累计同比下降2.0%。

王青表示,尽管截至4月份,PPI同比已连续7个月处于通缩状态,但这是建立在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国际原油及国内煤炭等上游大宗商品价格快速冲高基础上的。可以看到,2021年全年PPI累计同比涨幅高达8.1%,2022年上半年累计同比涨幅也达到7.7%。也就是说,高基数是当前PPI同比下降的主因。下半年伴随高基数效应减弱,国内经济修复带动上游原材料和工业品需求上升,PPI同比有望转正。预计今年全年PPI累计同比涨幅会在1.0%上下。

责编:王璐璐

校对:王蔚

标签: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