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成色不足?九号们解决不了行业的高端焦虑

2023-06-02 13:02:13 来源: 蓝莓财经

毫无疑问,两轮电动车在当今社会依旧是刚需,是被广泛需要的民生产品。然而也许也是太过于大众化的缘由,致使这个行业似乎一直都缺乏足够的关注。

市场足够大,这也使得行业玩家也相对比较多。相对于其他行业风口过了,也就没什么投资关注度了,两轮电动车市场似乎一直都有投融资事件发生。

根据IT桔子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共发生10起投融资事件。


【资料图】

2022年,两轮电动车行业换购热潮来袭,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共有7起投融资事件,截至2023年4月21日,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已发生3起投融资事件。

一直发生着的投融资行为,这似乎也意味着两轮电动车市场存在机会。同时,行业竞争也会异常的激烈。

一、各路玩家,各显神通:但家家都有难念的经

据艾媒咨询数据,2022年中国两轮电动车销量约5010万辆,同比增长 15.2%,预计2023年销量达5400万辆。

市场整体盘子足够大,可以支撑许多玩家活着,而且活得还不错。然而,行业其实仍旧是存量市场的增量博弈,市场竞争其实更像是一场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

尤其是伴随着消费升级的不断深入,在高端电动车的布局上行业主要玩家似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雅迪方面,品牌知名度毋庸置疑,也是很早就喊起了高端化布局的口号。然而与此同时,我们看到的却是层出不穷的雅迪电动车质量安全不达标、分销商违规销售等负面报道。

2020年4月,一辆雅迪电动自行车在楼梯间充电时因自身电器故障,引发起火自燃,造成一老人和两孙女在下楼逃生时被火严重烧伤。

2020年7月,“高端”的雅迪电动车还曾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要求召回其生产的部分电动自行车产品,涉及车辆多达11273辆。

2021年1月8日,广西市场监管局对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天津雅迪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电动车(规格型号:TDT1146Z;生产日期或批号:2019-03-19)不合格,主要不合格项目为短路保护等电器问题。

雅迪的高端化,一路被这些负面消息搞得磕磕绊绊,纵然是国内最有名气的电动车品牌之一,但这么多负面消息下来,对其品牌形象也会造成不小的伤害。

真正的高端化,一定是以产品端的高品质为前提的。

而作为国内两轮电动车资深玩家的绿源电动车,其技术积累无疑是比较深厚的。此前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绿源集团是中国拥有最多发明专利的电动两轮车生产商。

然而,成立时间早不算什么,目前国内电动车市场声音最大的好像还是雅迪、艾玛们。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绿源集团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4.94亿元、23.78亿元、34.18亿元和19.98亿元,同期分别实现净利润6973.9万元,4028.1万元、5926万元和5180.4万元,整体似乎呈下降趋势。

最关键的,在毛利率方面,绿源似乎也是不断下降。为此,有评论人士认为,这似乎是想通过拉低价格进而带动销量增长。

用价格战争夺存量市场,那么在高端电动车布局方面可想而知,绿源看起来并没有抓住年轻人消费升级的机会。高端,不是靠提价就能实现的。但高端电动车,一定具备较高的价值属性,自然也就对应相对较高的价格。

九号电动车也是如此,更多的其实是在其“智能”层面的布局上。

在如今这个时代,智能成了一个“万应锭”,万物皆可“智能化”,然而最终的效果却又褒贬不一。九号电动车就主打智能牌,一次为卖点进行市场推广,然而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反映需要在购车外再多交服务费,只有第一年免费,第二年以后需要每年交一定的费用。除此之外,关于其产品智能系统失灵、电池故障、结构故障等问题也有报道。

当然了,一些第三方平台的言论我们无法判定真假,不过想来不会空穴来风,负面多了,对其产品信任力也会造成影响。从这个维度来看,九号电动车的智能化布局或许还有待更进一步的提升。

三、新常态下的两轮电动车,该如何把握未来增长契机?

越来越多的家庭买得起四轮汽车或者四轮电动车了,但是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有时候方便、快捷可能才是真正高质量的生活。

也因此,在如今这个社会,电动车的刚需性也被放大开来。尤其是中短途出行上,可能两轮电动车会被绝大多数人所青睐。因为它可以花更少的时间、体力和精力,去完成自己要做的事。以笔者为例,住的地方距离写字楼三公里多些,日常出行两轮电动车是首选,还省去一笔写字楼停车位租金。

四五线城市,活动范围小,电动车可以满足出行。一二线城市,停车难、爱堵车,共享电动车也因此才盛行开来。

尤其是在新国标落地之后,在减排政策和电池技术的推动下,近几年的两轮电动车销量快速增长。而对于玩家而言,天时、地利兼备,最关键的是如何实现人和。在笔者看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融合线上线下,紧抓线下渠道布局,紧盯线上品牌营销。

电动车这种产品,还得指望线下店销售来走量才行,买电动车就得亲自坐上去感受感受,减震是否好用,刹车是否灵敏,座椅是否舒适。而且,在很多地方电动车已经不支持网上销售了。譬如北京去年颁布的电动车管理办法,在网上买的无法在北京市上牌。

在具体布局方面,要广撒网、下沉覆盖,还要向智能手机品牌OPPPO、VIVO看齐,不能满脑子都是“互联网+”、去中间渠道,而是应该想办法下沉,提高布局密度。同时,让品牌与渠道商之间打造出一个利益共享机制,这样的合作关系才更为稳固,同时也能调动终端运营商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线上渠道更多的充当品牌展示的价值。用传统的广告学概念来解释,营销就是围绕一个目标,对受众群体进行足够多的有效曝光,讲好自己的品牌故事。相对于汽车以及自行车,两轮电动车,似乎没什么文化因子,这就是一种机会。而当代年轻人,很多时候愿意为这些有故事、有标签的品牌买单。

二是做好用户喜好洞察,产品设计思路要有明确来源。

用户洞察这件事,总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主体地位上升到了空前的高度,都知道用户思维的重要性,可真正践行好“用户思维”却不是件容易的事,于是我们看到自嗨式用户思维云云,真正落到实处的案例却很少。

就两轮电动车而言也是如此,需要根据不同用户群体的性别、年龄、职业、收入等角度,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设计。比如有经常接送孩子的宝妈,上学的学生,写字楼通勤的白领,各式各样的蓝领,年轻的,中年的,不同群体有自己的共性需求,也有着圈层的个性需要。有追求性价比的、追求性能的,也有追求高端化、娱乐化的。

三是做真智能不做销售噱头。

智能化这颗种子虽然已经在两轮电动车市场埋下了,但土地方面的养料方面尚不具备让其破土而出的实力。没有一座楼阁能凭空而立,在笔者看来,编程教育要想真正实现爆发,取决于这三大环境要素的影响。

*由激发爽点、痒点到解决痛点

所谓爽点、痒点,顾名思义就是让用户用起来更爽,但是很多时候爽点只是小众的狂欢,两轮电动车的消费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不是买房买车那样的大开支,但也绝不是小开支,为了一个所谓的爽点付出成百上千的溢价会让人觉得不划算。

包括现在很多智能家电也是如此,最本身的使用功能得到满足了,剩下的更像是在锦上添花,除非收入达标或者自身也向往这样的生活品质,否则很难有足够的意愿因为锦上添花的理由去更换家电。

你以为你的产品很酷?对不起,这些功能对我没什么吸引力。

而痛点不一样,痛点是真正的问题,是顾客正在困扰或者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找到顾客的痛点,挖掘出顾客的需求,然后放大用户的这种“痛”,才更容易实现销售。痛点,才是实实在在的需求,爽点、痒点、兴奋点都是潜在的。而两轮电动车方面,在不同场景的辅助功能有待进一步挖掘,譬如雨天、雪天该如何提高骑行安全性,还比如电池里程、安全性示警等,这才算是比较痛的点。

*技术输出具备稳定可靠性

毫无疑问,高端智能电动车的理念兴起与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的爆发息息相关,但在未来却并不好说。我们能预知的是各行各业的应用层总有破冰的一天,但是要命的是时间上却并不可期,我们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而这其实取决于基础层和技术层的研发和突破。

而与人工智能关联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其实分为两类:一种是商业需求高于技术转化周期,也就是早产儿太多,技术还未成熟就出来圈钱。另一种是技术转化难以商业化,唯技术轮,找不到落地场景。

目前看来,包括两轮电动车市场在内,很多时候问题集中在前者上。我们看到市场上似乎有不少关于智能电动车的吐槽声。尤其是最近不少消费者在网上吐槽智能电动车具体的智能功能其实没体验到多少便利,还有不少评论人士指出,过多的智能化功能,会增加电动车的耗电量,进而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造成最基本的骑行功能价值缩水。这样一来,就会造成许多用户群体产生心理落差,产生不满情绪,最终买单的或许就是那个摇旗呐喊声音最大的品牌。

从这个维度来看,真正的智能电动车也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技术实力,需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然而,根据鲁大师通发布的2022《两轮电动车行业调研报告》显示,整体来看,发明专利占比较低(14.9%),更多以实用新型专利(34.2%)、外观专利(51.0%)为主。

从某种程度上讲,发明专利占比较低,可能意味着在高精尖技术研发上或许有所欠缺,而这或许需要各大企业重视起来了。

*拥有便捷的售后能力

电动车售后维修,一直都是困扰不少车主的难题。不少电动车销售商都没有建立良好的售后制度,缺乏专业的售后维修队伍,零配件供应不及时,进而造成行业整体的售后口碑有所下降。这个时候,越是主打售后服务这张牌,越容易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这一方面,不妨考虑自建自营售后服务体系,以用户满意度为KPI(关键绩效指标),在电动车出现问题时,消费者可以在任意销售点、体验店、维修部等不同渠道得到解决,不断为消费者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提升消费者的购买体验。

自建售后服务体系,最短期来看是笔不小的投入,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确实利大于弊。就像京东、亚马逊,自建仓储、物流,完善自己的服务能力,而现在他们也开始享受到自营所带来的品牌价值红利了。

对于如今的两轮电动车市场而言,行业头部玩家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危机感,行业本身似乎也没有什么大的更换动力。

但是商业环境变化得太快了,改变到来往往会具备摧枯拉朽的力量,来不及让你作出反应。所以,每一分努力其实都不会白费,要想未来不掉队就需要现在先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原文标题 : 智能成色不足?九号们解决不了行业的高端焦虑

标签: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