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村超”30天,足球狂欢

2023-08-04 08:33:04 来源: ELLEMEN睿士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角的榕江县,两个多月前还寂寂无名,但现在它已经被称为“中国村超圣地”,聚集了来自全世界的目光。
刚接受杂志委托计划前往榕江县时,我还以为去到这样一个小城,路上少不得多费周折,但出门前查看路线,却发现:乘飞机抵达贵阳后,再转一小时高铁就能到达榕江。有了高铁,只要5个小时,榕江人就能直达中国超级城市之一的深圳。
从贵阳东到榕江县,列车需要不断穿越隧道,车厢在明亮和昏暗间不停切换,手机信号不时从5G变成3G,甚至跌落成四个乏力的黑点。到站下车,不少人游客模样的人一走出车厢就举起手机,对准站台上的“榕江”二字拍了起来。
高铁站前,彰显侗族特色的鼓楼静静矗立,广场上新搭起棕黄色棚子上面写着“村超”大字,一旁的屋子窗户上张贴着“村超”简介,还有一块崭新的榕江县全域旅游全景图。

外观带有鲜明当地特色的榕江高铁站。


(资料图片)

可以看到,“村超”已经成为这里的一张崭新名片。
打上一辆出租车前往县城,司机告诉我,这个有着近40万人口的县城,只有80辆出租车,起步价4元,他们也并不入驻网约车平台。我曾一天四次打到同一辆车,在司机口中,我对足球给这座小城带来的盛况有了初步的感知,据他描述,游客最多时,横跨寨蒿河的大桥不过一里多路,通过却需要花去一个小时。
车窗外的城市面貌让人惊奇,榕江县新区有不少新建的住宅小区、商业楼盘,正打着巨型条幅广告招揽买家。这样的热闹面貌让人很难相信:这里直到2020年11月才摘去“贫困县”的帽子。
作为一个新蹿红的非典型旅游景区,榕江县的大小酒店其实并不少,我们住的那条街上接连有七八家酒店,但依然满足不了一到周末就涌来的上万游客。酒店前台告诉我,7月29日决赛当天的房间,早在6月就已经销售一空。
这些困难并不能阻拦五湖四海的球迷向这里赶来的脚步。我出高铁站时遇上一位背着双肩包的中年男士,他独自一人从重庆来榕江看村超,下车准备直奔体育馆。今晚落脚的酒店还没有着落,不过他并不慌乱——在最后的关键赛程阶段来榕江看球,大家早已做好了凑合住一晚的心理准备。不过,当地特意开辟了露营区域,可供游客临时过夜。

如果你选择自驾来榕江县看球,

在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入口处就能得周全的旅游指引,

还能品尝到身着民族服饰的工作人员准备的、
汁水丰沛的本地西瓜。
游走在县城的街头巷尾,你很容易感受到“村超”出圈带来的火热气氛:路边的文具店外挂满了印有“村超”字样的文化衫;揽客的饭店老板娘头上戴着“村超“主题的发箍;私家车印着“村超免费接送”的标语,还不忘为自己村寨的球队也贴个广告。新开的霸王茶姬奶茶店,是我认为的榕江城里最舒适的一处小空间,在我躲入店里避暑的一小时里,一位县足协的工作人员打了七八通电话,尝试联系各村寨足球队的负责人来参加新活动……
县城街头的一家制作牌匾的店铺里,工人正在赶制新的民宿招牌,
背后还有堆成一摞的半成品等着她。

在“村超”的主赛场——贵州村超体育中心外,也有着“网红景点”必备的各色趣味路牌。

带有“村超”元素的文创产品,在榕江县街头也是随处可见。

两位“村超”的工作人员正在体育中心外的大黑板上出“板报”,

向游客推荐当地的多种特色活动。
在街头碰上村超赛场上的明星球员也不是难事。在卷粉店吃早餐时,我遇上了那名在短视频世界里反复上演“内马尔不停跳球过人”的精彩瞬间的平永村34号球员;同桌吃饭的大哥得知我从外地赶来,还特意邀请我去他们村看看,而他自己也是淘汰赛八强球队里的一名球员。如果在县政府附近的另一家卷粉店转悠,你或许还能偶遇曾在球场上演“帽子戏法”,并最终取得“村超”的“最佳射手奖”的董永恒,他也是这家特色美食店的老板。卷粉是榕江当地的一种特色食物,用董永恒的话说,在榕江,热爱足球的人和喜欢吃卷粉的人一样多。

“村超”体育中心的足球场在非比赛日也对外开放,

除了拍照留念的游 客,

也会有很多孩子带着足球在这里训练、玩耍。
到了万众期待的“超级星期六”,整个县城都会燃烧起来。7月22号,“八强”淘汰赛这一天,月寨村的准备工作是从清晨开始的。
晨起后,妇女们就自发赶制糯米饭、豆面粑等地方小吃——这是下午拉拉队在“村超”赛场巡游时,免费赠予现场观众品尝的。有些美食工序复杂,甚至需要提前一天准备食材。
早上九点半,榕江县第四中学足球场上,月寨村足球队的球员们已经集合完毕,正在集中进行战术训练。“下午我们需要做战术调整,到时候大家得看着手势来,相互配合……”身着黄色球衣的队长李远攀正和球员们拿着战术板商讨策略 。

2001年冬,为了参加车江乡的迎春杯足球赛,

月寨村村里的几名青少年
(杨阳、李俊锋、李敏福、李世章、李远进....)
自发成立了这支业余足球队。当时几个人连球衣都没有,唯一有的是一个缝了又缝、补了又补的破旧足球。月寨村足球队的故事,也是参加“村超”的无数支村寨足球队的缩影。
榕江县与广西临近,气候远没有贵州其他地区来得凉爽。日光炽热,球场上并无任何遮挡,在旁站立半小时,蒸腾的暑气就能让人眼前发昏、皮肤刺痛。但几番场上试炼下来,十几位球员却不见疲态。32岁的李远攀亲自上阵,多次演示大家为下午实战准备的特殊角球战术。

32岁的李远攀有着24年的球龄,他是一名室内装修设计师。 在榕江县临时组成的20支“村超”参赛队里,

队员们都和李远攀一样并非专业球员。

脱下球衣回归日常, 他们就变成了装修工人、卖菜小贩、

教师、学生等为生活奔忙的普通人。

在过去的无数场比赛中,月寨村足球队留下了不少精彩的球场瞬间,他们也是上一届“村超”的冠军。

几公里外的榕江县第二中学足球场上,一场年轻的球赛也在烈日下持续,县里的古州镇第二小学足球队与贵阳某俱乐部的青少年足球队正进行着一场友谊赛。来自古洲二小的足球女孩们皮肤晒得黝黑,在球场上左突右进,很快就组织了几次射门攻势。短发的9号女球员,因为身体素质太过强悍,还招来了对手的议论。“她怕不会是个男的吧。”几个男孩在场边嘀咕道。

球场上的女孩们有着不逊于男孩的强悍能力, 在下半场很快就占据了绝对优势。

下午三点半,78岁的杨雁云和68岁的李仙花开始为月寨村足球队员们安排“出战”前的特殊助力仪式—萨玛敬茶。萨玛节是流传于榕江县侗族地区的—种盛大的祭祀活动,神秘古朴,带有母系氏族社会遗风。
萨玛,也称萨岁,侗语“萨”即祖母,“玛”即“大”,“萨玛”就是大祖母。萨玛屋内没有神像,只有神位。神位上竖着一把半开的黑伞,黑伞下垒有一堆石头,象征侗族人在萨玛英灵的护佑下团结坚强,幸福安康。
待两位阿婆准备好贡品后,球员们会陆续到萨玛屋敬拜喝茶,然后再前往“村超”赛场。“这两个月,踢球的娃娃们辛苦得很。我们这些当奶奶、当妈妈的,忙完农活就准备好吃的葵花粉、卷粉,拿去球场送给来看球的客人吃,都是免费的,算我们当老人的心意。”忙里忙外的李仙花和我们解释道。

月寨村队的球员们“出征”前,

都要在年长的阿婆的主持下完成这种传统仪式。

大家相信,喝了这样的茶水,能为球员们带来好运。
“超级星期六”的核心战场——贵州村超体育中心的热闹,早从周六中午就开始了。正午12点,炽热的日光笼罩了整个榕江,室外的体感温度早就超过了36度,但被晒得滚烫的体育场的看台上已经坐满了翘首企盼的观众。
体育中心周边、几千个在周内沉寂的夜市摊位会在星期六“复活”。进场前,你需要穿越一片卷粉、冰粉、凉虾、芋头糕的海洋,还有不计其数冒着浓厚烟气的烧烤摊。在全国各大网红景点和社交网站上常能见到的“卖崽青蛙”,也同样出现在了这里,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贴有榕江地名的竹筒奶茶。
据榕江县政府统计,自5月13日“村超”开赛以来,榕江县已经累计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亿元。但来到“村超”现场感受到的人流量,远比在手机屏幕里看到的,或在媒体报道中读来的震撼。这恐怕是近三年我最拥挤的出差经历——体育场看台上、足球场底线边新加设的“五湖四海宠粉区”,以及场边的跑道上都站满了人。哪怕拿着媒体采访证、能自由进出多个区域,我也很难穿透人群挤到前排更好的观赛位置。
杂志邀请的摄影师按计划跟随月寨村的队伍入场,尽管出发之前和编辑做了多个预案,但现场的混乱也远超他的想象。跑道两旁挤满了举着手机拍摄的观众,初时,他还能“扎空”找到一两个拍摄机位,但很快只能被热情的人群簇拥着往前,变成了被人拍摄的游行队伍中的一员。

参赛村寨的妇女们往往会在比赛这天穿上民族服饰,

来现场为球员们加油助威。

她们也同时会带上自己亲手制作的特色美食,
免费分享给观赛的游客。

拉拉队入场巡游的环节, 往往也是参赛的村寨间暗自较劲儿的关键时刻。

赛场的混乱喧闹,从这一刻开始再难散去。我的另一队搭档在上个“超级星期六之夜”抵达赛场,当时由体育“名嘴”黄健翔担任现场解说。据她回忆,比赛时,解说台下面挤满了观众,不停有人喊着黄健翔的名字,试图把他招手的瞬间拍进手机视频里,还有人当场脱下外衣扔上台请他签名。
现场的最优观赛位置其实并不多,看台上大多只能看到模糊的远景和攒动的人头。为了拍摄到内场的精彩特写,开赛前,焦虑的摄影师绕着球场外围只打转,最后觑见脚手架搭成的临时围栏被人掰开了一道约三四十公分的口子,他举着媒体证、扒开挤作一团的观众,才艰难地从缝隙里钻了进去。
这种近距离接触赛场的机会着实珍贵,因为八强淘汰赛后,榕江县足协宣布:不再轻易对外部媒体开放内场的拍摄权限。

正式比赛中,月寨村队用到了上午反复排练过的角球战术,

虽然最后没有成功进球,但现场效果也十分惊艳。

月寨村队本场对战的是车江一村队,这也是一支实力强健的老牌队伍。

一场比赛还未看完,我已经明显感受到,看台上热情高涨的观众们似乎阵营混乱。无论场上哪方拿到射门机会,或者完成临门一脚,都能得到同样的欢呼声浪。
我猜测,这里有不少像我一样并不懂足球的游客,他们分不清赛场上奔跑的队伍来自哪个村寨,也看不明白队员们精心安排的战术;他们千里迢迢赶来,为得是感受这种罕见的热烈氛围:跟着现场的鼓点声、不锈钢盆的敲击声,为每一支球队助威加油;在一眼望不到头的拉拉队入场时,欣赏靓丽的民族服饰和独特的民俗表演,再录一段小视频发上社交网站。当然,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往往是在一次精彩的进攻结束后,众人随着解说声欢呼呐喊,一道喊出那句“村超”特有的加油声——hang棒浪,呜!

我与同伴发现,混乱喧嚣的现场和互不相识的观众

在某些时刻会达成的奇妙共振,

这也为“村超”增添了些许魔幻色彩。

比赛间隙会上演各式各样的民俗拉拉队表演,这也是榕江县向外展示当地文化的窗口。

赛场上总会有些奇怪的小惊喜,
比 如摄影师发现的这位疑似由主办方邀请的梅西“扮演者”。
事实上,榕江县的管理者们对新锐的流行浪潮保有极高的敏感度。 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新媒体产业,已经成立了人才培训基地、直播中心、电商公共服务、仓储物流等产业链配套的榕江新媒体电商产业园。
第二场比赛走向高潮时,已是晚上9点,害怕人群拥挤,我提前走出球场,但依旧有源源不断地人群和我擦肩而过,向场内涌去。
暑热稍散,夜色中,场馆外的小摊贩们生意依旧红火,熙熙攘攘的游客们簇拥在多个特色小吃摊前。与我去过的几个老牌景点夜市相比,这里的摊位种类较为单一,但哪怕被巨量人流“加持”过,整条街面还是能保持整洁干净的状态

在“超级星期六”的夜晚,赛场外的临时夜市也热闹非凡。

街市上,时刻保持工作状态的环卫工人。

一位游客告诉我,虽然这里摊位众多,但保洁人员安排得较为密集,“地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垃圾”。
夜色渐深,烧烤的烟火气味也更加浓郁。在这样暖融融的氛围中,我顺着榕江大桥漫步,桥头,一家饭店外墙上立着一块大屏幕,正在直播“村超”的比赛,这也吸引了不少把球场让给游客的本地人。
年轻的女孩倚靠在路边的栏杆上,老人则坐着自带的小马扎,几个小伙子干脆用砖头在地上垒出个座位。他们吃着汁水丰沛的本地西瓜、摇晃着扇子,情绪随着赛况起伏,一同享受着由足球比赛带来的纯粹快乐。

主办方在榕江 县城设有多处“村超”比赛大屏直播点,

倡导本地居民“让景于客”,做好东道主,为榕江从“网红”走向“长红”一起努力。
摄影:陈斌
采访及撰文:万潇、余天英
现场统筹:余天英
选题策划:谭浩
编辑、统筹:杨雨池
外场支持:Nina Liu

标签: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