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重压力让万历皇帝怠政 最新

2023-04-26 17:20:18 来源: 星岛环球网


【资料图】

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明穆宗朱载垕驾崩,年仅十岁的朱翊钧继位,改年号万历,是为万历皇帝。万历皇帝即明神宗朱翊钧,他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也是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共计48年,不过他也创下了三十多年不上朝的最长时间记录。

在万历年初期,掌管主要朝政大权的是内阁首辅张居正,在他的辅佐下明朝也迎来了“万历中兴”的富强局面,因此文武百官对万历皇帝也背负着极高期望。可惜的是,虽然万历皇帝亲政后也改革图治和远征叛乱,但却也逐渐成迷酒色,自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起就开始彻底不再上朝,任何政务也全然不问,躲在内宫之中做一个虚名皇帝,史称“万历怠政”。到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万历皇帝驾崩,传位皇太子朱常洛,即明光宗,由此万历的统治时代谢幕退场。

在如今的历史学界,很多专家都对万历皇帝充满疑惑,他从年少时的勤奋好学,为何就突然变成了昏庸荒诞的帝王。明朝史料记载,万历皇帝继位之初,虽然他还是年幼的孩子,但却有一位严厉的老师,即张居正,他还为万历皇帝安排了完善的经筵,并且也要求十分严格。

所谓“经筵”,特指为皇帝单独开设的讲经论史课程,通俗的说就是给皇帝安排的一系列课程。在明清两朝,皇家对经筵都十分重视,因为能让皇帝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最终养成“正心”,有利于其修身养性和治理国家,所以万历皇帝自己也很重视。

按照张居正的安排,经筵每十天举行一次,即每个月有三次,通常在每月初二,十二和二十二,如遇到特殊情况可延后。每次经筵是一整天,上午为讲授经学,下午讲授史学,授课的老师都是朝廷上颇具学识的老臣,而且有的还是先帝之师。在经筵时,所有的内阁大学士,翰林院大学士和六部尚书,以及内阁大臣等都要到齐,分立在两侧随时等着万历皇帝发问,就连御史也必须在场,监督和记录在场众人的行为举止。

在一开始,万历皇帝还都学得津津有味,也不断的发问让老师们深入讲解,但是经筵时间一长,或者是遇到难以理解的地方,万历皇帝也会显得有些不耐烦。正常来说,万历皇帝必须正襟危坐,有时候坐的着急了也会侧着身子靠在座椅上,再或者把一条腿搭在另外一条腿之上,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翘着二郎腿,甚至有时候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在经筵时,如此种种都不允许,然而讲课大臣也不敢直接说万历皇帝的不对。

为了改正万历皇帝懈怠的情况,张居正一时间也没好的办法,不过后来他们琢磨出一个妙招,既不会有损皇帝威严,也不会让自己受到责罚。一旦万历皇帝在经筵时开小差做动作,或者其他不合适的举止,大臣们就会停止授课,然后一起大声诵读八个字,即“为人君者,可不敬哉”,意思就是作为君王,怎么能不注重仪态?大臣们就这样不断重复,直到万历皇帝回过神来重新听讲大臣们才作罢,否则就会一直重复诵读这八个字。其实,这八个字是反问句,意在让万历皇帝自己反省,如果能改正也说明其本心是还是正的。

然而,世事无常,张居正或许怎么都想不到,他呕心沥血安排了如此周密完善的经筵,但最后并没有培育出优秀的皇帝,因此可以说张居正对万历皇帝的教育是失败的。如今,专家们经过研究和分析,推测还是过重的压力让万历皇帝误入歧途,再或者是万历皇帝表面上装样子,其本心还是慵懒懈怠,不思进取,因此没有成为圣君。回到我们当下的教育,也要从中吸取教训,不能注重表面形式,而要注重教育实质才行。

标签: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